close

前文提到心臟病的簡易自我評估法,簡單講只要能安睡一覺到天亮、大便規律、手腳溫熱同時沒有心胸背的不舒服症狀,應該是可以放心的。

但一旦出現了不舒服,除了求助醫生之外,以下介紹幾項簡單的手法: 

1. 針炙: 可在「公孫、內關、天突、巨闕、關元」這幾個穴位施針,這是倪海廈老師所教的方法,可打開心氣,對緩解胸悶心痛有立竿見影之效; 不過我們不可能自己下針,但由於心臟病多與寒濕、痰飲有關,所以可以用溫炙來代替。需先準備一「溫炙器」,可google一下,要取得並不困難; 況且非常多的慢性病都可以由溫炙的治療中得到好處,是值得購買的保健工具。

2. 原始點療法: 張釗漢醫師所提供的簡易療法,其實不限於心臟病,各種急慢性疾病,均可使用,詳細請見張釗漢疼痛醫療基金會。據網站內的實例介紹,對於心臟病的急救也有很神奇的效果,本格也曾撰文介紹,請見「雙手也可以是急救工具 - 原始點療法應用於心臟病發作急救實例」一文。操作手法非常簡單,即是按揉胸椎兩旁肌肉(如下圖)幾分鐘即可,據說效果也非常快速; 另外體質偏寒者可配合飲用薑茶與人參茶以達到長期的治療效果。

 

2011-02-23 11 40 28.jpg

3. 調整長短腳: 先平趴於床上,兩腳並躘,檢查兩腳的腳跟或大拇指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; 若有不一致的情況,則以原始點療法的手法按揉較短側的臀部,可達到調整的效果。據皮沙士老師長期的觀察,非常多的心臟疾病與長短腳有關,而許多經藥物治療而療效不佳的心臟病患,在經過調整之後,都能得到很好的反應。

2011-02-23 11 44 42.jpg 

當然,以上只是教大家簡易的輔助手法,不能取代正統的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ny 的頭像
    Tony

    Tony雜記

   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