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兄亦友的洪檢座的父親在年前因心臟病發猝逝,這位長輩過去二、三年來在我的部門作過了許多次的檢查,雖然有心肌梗塞與心功能不足的情況,但近來也未見不穩定胸痛現像,日常活動也未因心功能問題而受限; 消息傳來十分令人錯愕與難過。類似的事件並不少見,如知名歌手馬兆駿、前內政部長廖風德等; 同時在新聞媒體的報導之下,各大醫院也趁機推出最先進的多切面電腦斷層檢查,提醒民眾利用這項利器來關心自己心臟的健康問題。不過,這項檢查一來自費要價不菲,二來不少不穩定的血管斑塊並未造成血管明顯的阻塞,而形成診斷的盲點。
在這裏分享幾個簡單又不花錢的判斷方法,來了解自己的心臟健不健康?
1. 心胸背的悶脹痛: 這些都是心臟病常見的症狀。即使進行心電圖、超音波、電腦斷層或核醫掃描正常,也不可輕忽。有可能已有痰飲、寒水入心,開始影響心臟的運作了。
2. 簡單身體檢查: 可以檢查「第五胸椎下的位置」與「耳穴的心點」是否有壓痛,或觀察「耳垂」是否出現「斜紋」- 即所謂「冠心溝」。
3. 失眠: 失眠的原因很多,心臟不健康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。晚上必須要能夠「心藏神」,人才能夠進入睡覺狀態。
4. 大便不規則: 依人體正常的運作,早上5至7點是大腸經循行的時間,也就是應該要大便的時間。這個功能需要和「心」同屬「火」的「小腸」來提供動能。若心火不足,小腸的相火自然不足,圍繞於小腸四周的大腸的運作也會失序。
5. 手腳冰冷: 心屬「火」,火夠不夠可以從人體的「手掌」與「腳掌」來評估,正常兩者都要保持溫暖的狀態; 最理想的是配合「手背、腳背」相對較冷,即所謂陽中有陰、陰中有陽的平衡狀態。
記得在洪伯父發病的二個月前,我的確在與他握手時,發現雙手異常的冰冷、也聽說洪伯長期為便秘所苦; 奉勸大家,所謂「上工治未病」,即使西醫的檢查沒有什麼大問題,但仍不要把以上的「健康標準」斥為「不科學、無稽之談」,因為心臟病遠較其它臟器疾病「兇險」多了,不可不慎!